來鐵鯨魚館過一下獵殺U571的乾癮!
正式名稱是「海上自衛隊吳市史料館」,就在大和博物館對面,分成兩個部份:建築物內的展覽區和實體潛艇,後者把一艘退役的汐潮級潛艇秋潮號架在陸地上,賣點十足。
維基如是說:汐潮級潛艇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常規動力潛艦。是由日本三菱重工業神戶造船所和川崎重工業船舶海洋公司神戸工場於1976年開始造艦工程,共建造同級型10艘分別在1980年至1989年服役,每年一艘的速度成軍。汐潮級潛艇為前型"渦潮級"的改良型,不過在基本構型特徵上仍與渦潮級類似,都是雙殼淚滴型艦體、單軸五葉式螺旋槳、十字尾翼與艦首水平翼位於帆罩上。汐潮級在同級的第五艘灘潮號(SS-577),在武裝系統、艦體材料上進行了改良,噸位也較前四艘加大50噸左右;材料的改進在採用標準更高的耐壓鋼板,以增加耐壓潛航深度。此外,沖潮號(SS-576)更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首艘配備拖曳式聲納的日本潛艦。
汐潮級潛艇在1999年至2006年陸續完成除役或轉換成訓練用潛艇,由次型春潮級潛艇逐一取代;其中,秋潮號(SS-579)於2004年除役後,在2006年被放置在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供展示。
和大和博物館比起鐵鯨魚館內展覽的內容對觀光客來說頗為深奧,大部份和水雷作戰有關,這是一顆實體掃雷浮標,拖在掃雷艦後方用來吊掛掃雷器材。
一堆不懂的水雷。
還有潛艇剖面膜型,是海軍自衛隊成立初期從美軍租來的訓練艦,Gato級的黑潮號,瞧這形狀大概是和我們海獅海豹同個年代的古董。
潛艇內為了節省空間把水果收藏在椅子底下。
三樓的通道可以進入潛艇,想必這是特別挖出來的門,真實的入口在頂端。
以下就是潛艇內部啦,有退休的艇員當義工解說,潛望鏡可以拿來把玩。
剩下的自己看。
吳市車站前的大螺旋槳宣誓了此地與海軍 船 的關係與情感,除了兩個博物館,還有許多值的去探訪的地方,可惜老弱婦孺走不動了....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吳港及海事歷史科學館
大和號博物館真正的名稱是「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它的所在地吳市跟日本海軍的發展密不可分,明治時期成立日本帝國海軍第2海軍區的吳鎮守府,除了當艦隊的母港,它的造船廠同時造出日本戰時許多出名艦艇,最有名的當然屬大和號,戰後轉型成為大型商船的造船廠,眼前望去的設施正是大和號製造的船塢。
大門口擺放來自戰艦陸奧的主炮、主錨、螺旋槳。但陸奧其實是橫須賀海軍工廠的產品。
館內除了大大和號模型,最有看頭的還包括自殺魚雷「回天」。
還有這型用於1945年的本土防衛作戰的兩人座迷你潛艇「海龍」,它的武裝除了魚雷還包括船首的600公斤炸藥,在射完魚雷後用於撞擊敵艦,同樣也是有去無回的自殺艇。
日本用於偷襲珍珠港用「甲標」小型潛艇的剖面模型。
零戰62型,這架飛機在戰爭結束拾迫降在琵琶湖沈沒,在1978年打撈上岸修復。
這面模型牆展示的是吳工廠製造的軍艦,比較有名的有航艦赤城、蒼龍,戰艦:扶桑、長門,重巡洋艦:筑波、那智、愛宕、最上...
首任台灣總督的樺山資記也參與過吳港的規劃,那時大概是海軍大臣。
關於吳港的發展介紹。
搭吳線這種103系老古董普通車去,離廣島約50分鐘車程。
明天要上班了,看!下回再來看看潛水艇。
大門口擺放來自戰艦陸奧的主炮、主錨、螺旋槳。但陸奧其實是橫須賀海軍工廠的產品。
館內除了大大和號模型,最有看頭的還包括自殺魚雷「回天」。
還有這型用於1945年的本土防衛作戰的兩人座迷你潛艇「海龍」,它的武裝除了魚雷還包括船首的600公斤炸藥,在射完魚雷後用於撞擊敵艦,同樣也是有去無回的自殺艇。
日本用於偷襲珍珠港用「甲標」小型潛艇的剖面模型。
零戰62型,這架飛機在戰爭結束拾迫降在琵琶湖沈沒,在1978年打撈上岸修復。
這面模型牆展示的是吳工廠製造的軍艦,比較有名的有航艦赤城、蒼龍,戰艦:扶桑、長門,重巡洋艦:筑波、那智、愛宕、最上...
首任台灣總督的樺山資記也參與過吳港的規劃,那時大概是海軍大臣。
關於吳港的發展介紹。
搭吳線這種103系老古董普通車去,離廣島約50分鐘車程。
明天要上班了,看!下回再來看看潛水艇。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和號模型
連模型都是有故事的:
1/10的大和號有多大?原尺寸263m的大和號十分之一是26.3m,我在金門搶灘運補時載鋼筋水泥麵粉的LCM6登陸艇全長也不過17m;再大一些的海鷗級飛彈快艇全長22.87m,可知真正的小型艦艇都不見得比它還長。
搞大不是最難的,要做出精確的比例與結構才是大挑戰,因為大和號的原始設計圖在日本投降後已被軍方下令銷毀,後來所見的線圖是戰後美軍要求相關設計人員根據記憶所畫出,數據與完整度都極其有限(原來各家廠牌模型都不正確),後來模型製作團隊找到曾拍過鐵達尼沈船的海底攝影專家所拍攝的大和號沈船遺跡所繪製的資料,與二戰美軍的空拍圖加上老兵的回憶才勉強拼湊出正確的原型資料。
材料上館方堅持採用原汁原味的鋼板製作,使得加工的難度遠超過一般的木質或塑膠模型,在製造的過程中屢次因資料的更新而局部鋸掉重作,在甲板的木質部份也是使用一條條的小木板依據真正的彎曲幅度貼上去,換句話說製作1/10的大和號跟打造一艘真船差不多。
煙囪的細節絕不是1/700的小模型所能表現出來的。
光這架1/10的水上飛機模型與發射系統就非常驚人。
船尾的角度也非常雄偉。
每一個滑輪,繩索都以合理運作的方式重現。
小玩偶可用來參考比例,咱家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10000噸的紀德艦在65000噸級的大和號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金馬外島那幾尊金剛的240砲(口徑24cm)和它的46cm三連裝主砲比就顯得xx比雞腿了。
唯一覺得怪怪的地方是完全沒有舊化,也沒有在凹處與線條特別加強,否則擬真度會更高,也許館方覺得乾乾淨淨的模型才是最漂亮的。
搞大不是最難的,要做出精確的比例與結構才是大挑戰,因為大和號的原始設計圖在日本投降後已被軍方下令銷毀,後來所見的線圖是戰後美軍要求相關設計人員根據記憶所畫出,數據與完整度都極其有限(原來各家廠牌模型都不正確),後來模型製作團隊找到曾拍過鐵達尼沈船的海底攝影專家所拍攝的大和號沈船遺跡所繪製的資料,與二戰美軍的空拍圖加上老兵的回憶才勉強拼湊出正確的原型資料。
材料上館方堅持採用原汁原味的鋼板製作,使得加工的難度遠超過一般的木質或塑膠模型,在製造的過程中屢次因資料的更新而局部鋸掉重作,在甲板的木質部份也是使用一條條的小木板依據真正的彎曲幅度貼上去,換句話說製作1/10的大和號跟打造一艘真船差不多。
煙囪的細節絕不是1/700的小模型所能表現出來的。
光這架1/10的水上飛機模型與發射系統就非常驚人。
船尾的角度也非常雄偉。
每一個滑輪,繩索都以合理運作的方式重現。
小玩偶可用來參考比例,咱家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10000噸的紀德艦在65000噸級的大和號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金馬外島那幾尊金剛的240砲(口徑24cm)和它的46cm三連裝主砲比就顯得xx比雞腿了。
唯一覺得怪怪的地方是完全沒有舊化,也沒有在凹處與線條特別加強,否則擬真度會更高,也許館方覺得乾乾淨淨的模型才是最漂亮的。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大和號幽靈A錢特攻作戰
大和號戰艦終究在大戰末期死於非命,雖然本尊斷成幾截沈在海中,不同形式的分身卻持續任務一直為日本還有它的出生地吳市賺觀光財,除了模型、電影,吳市還蓋了大和號博物館。
鎮館之寶是這條模迷不分老少看了都要尖叫的1/10模型。
令人尖叫的還包括它的禮品部。
什麼沾上邊的都可以變成商品販售。
從日幣十幾萬塊的博物館級模型到免費的列印紙模型都有。
蛋糕餅乾饅頭只要印上大和號就讓人想掏錢。
最近碰面的朋友有機會獲得以上禮物。
不論看的穿的吃的都設計精美售價合理,尤其在日幣貶值的最近。
希望外島的各紀念館戰史館的主其事者可以來參觀一下,弄個四大金鋼棒球帽,八吋榴馬克杯,LVT貢糖....銷路一定不差,不過記得找專家設計。
令人尖叫的還包括它的禮品部。
什麼沾上邊的都可以變成商品販售。
從日幣十幾萬塊的博物館級模型到免費的列印紙模型都有。
蛋糕餅乾饅頭只要印上大和號就讓人想掏錢。
最近碰面的朋友有機會獲得以上禮物。
不論看的穿的吃的都設計精美售價合理,尤其在日幣貶值的最近。
希望外島的各紀念館戰史館的主其事者可以來參觀一下,弄個四大金鋼棒球帽,八吋榴馬克杯,LVT貢糖....銷路一定不差,不過記得找專家設計。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國際級參賽稿幕後大揭密
是獲獎無數的高手就別看了。如果你還在這個行業浮浮沈沈,看到算你賺到,如果夠聰明的話。
這套稿子是鄙人2009年在前公司參與的案子,做完之後我拍拍屁屁閃人,沒想到2010年拿去外國參加比賽得獎,事後想想除了沒偷懶外運氣還真是不錯,趁沒忘前稍稍分享一下過程。
原始的想法來自我們家的藝術指導克拉克,大概是說精神不好開車時駕駛的視線只剩一條線,所以往前看車室內駕駛座儀表版昏暗,只有擋風玻璃上一小條線視線清楚能看到路。
當時的副總監─本山人見過世面,指出用一條線表現的稿子很多,隨便找都有,不管訴求是否雷同,即使躲過評審法眼得獎,一但公佈仍將永遠被世人所恥笑。
於是見過世面的副總監建議調成汽車外觀看到的車窗呈一條線,於是觀點從車內變成車外。
想法大致成型後我們拿去向創意部大頭Fish兄兜售,他老人家指示將角度改為面向車頭,背景也改為晚上,原因是車頭面向讀者不僅增加視覺衝擊感,同時也單純清楚,改為晚間更增加危險氣氛與精神不濟的合理性,從執行的角度來說,影像合成的瑕疵也容易隱藏,於是我們做了這張草稿,還沒完成就發現變細的擋風玻璃並不特別清楚,很明顯的被引擎蓋的縫隙、進氣口與水箱護罩干擾。
Fish兄又下了一個重要指示:把主角改為卡車,有幾個理由1.卡車正面垂直,線條更單純,擋風玻璃也高一些和其他結構分開減低干擾。2.卡車的視覺衝擊力到更強(比起轎車,被卡車撞到更慘),貨車駕駛開夜車打瞌睡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完成這張草圖後,差不多可以進入執行階段,我和克拉克分頭進行找素材的工作。
拍素材花了大概兩三天時間,早晚騎車帶著相機在路上遊蕩,拍攝地點大概在北投八里附近,卡車頭原來是預拌混擰土車,中選的原因是新、乾淨、漂亮(後來才發覺邏輯是錯的,恐怖的失策)
電修交給合十製作的黃誠和佑佑負責,完工後拿去比賽得到時報的銅像獎,坦白說有點不滿意。
救星來了,出現兩次。第一次是Fish兄擔任評審回來後說,另一位評審-我的前老闆鼎鼎大名的油面先生跟他建議卡車要作些舊化。第二次是我去參加時報獎的頒獎典禮,油面碰到我又說了一次,目的是強化卡車長途奔波的滄桑與駕駛的疲累感,我們趕緊再去拍一些舊化的素材來合。
最後長這樣,改成英文去參加紐約廣告獎A了個銅獎回來,克拉克告訴我的時候已經離職在環島,接到簡訊時在正台東過夜,疲憊不堪卻輕鬆無比。
畫了一張草圖來說明這套稿子形成的決策過程:
→1.AD提出初步想法,畫面在車內,但類似視覺有人做過。
→2.ACD建議改成車外,形成新視覺,隱隱覺得這套稿子有前途。
→3.ECD認可成案執行,指示改為正面,idea更清楚呈現。
→4.ECD再度指示改成卡車及夜晚,氣氛增強(危險的感覺),執行度也提高了。
→5.油面建議舊化讓藝術層次(看起來車和人都疲憊不堪)與完成度再提升到國際水平。
啓示0:千萬別放棄。通用於獨立建國 選舉 腳踏車 環島 做模型 把妹。
啓示1:多看看外國的好作品,除了提升創意品味還能避免撞稿。
啓示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卸下心防接受批評,多給高手ㄉㄧㄤ才能進步。
啓示3:見識大師風範,一方超越門戶之見給競爭對手不藏私的建議與另一方接受指導的胸襟。
特別提一下,油面遊明仁先生,我在Bates的ECD,現在是ADK廣告的創意大頭(職銜很長);Fish陳宣宇先生,我在靈智廣告的副總兼ECD,這兩個男人幾乎撐起了台灣廣告在國際上露臉的半邊天,很lucky的曾先後在他倆麾下工作,現在才有機會在這說嘴,容我在此向他們至上最高的敬意。
這套稿子是鄙人2009年在前公司參與的案子,做完之後我拍拍屁屁閃人,沒想到2010年拿去外國參加比賽得獎,事後想想除了沒偷懶外運氣還真是不錯,趁沒忘前稍稍分享一下過程。
原始的想法來自我們家的藝術指導克拉克,大概是說精神不好開車時駕駛的視線只剩一條線,所以往前看車室內駕駛座儀表版昏暗,只有擋風玻璃上一小條線視線清楚能看到路。
當時的副總監─本山人見過世面,指出用一條線表現的稿子很多,隨便找都有,不管訴求是否雷同,即使躲過評審法眼得獎,一但公佈仍將永遠被世人所恥笑。
於是見過世面的副總監建議調成汽車外觀看到的車窗呈一條線,於是觀點從車內變成車外。
Fish兄又下了一個重要指示:把主角改為卡車,有幾個理由1.卡車正面垂直,線條更單純,擋風玻璃也高一些和其他結構分開減低干擾。2.卡車的視覺衝擊力到更強(比起轎車,被卡車撞到更慘),貨車駕駛開夜車打瞌睡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完成這張草圖後,差不多可以進入執行階段,我和克拉克分頭進行找素材的工作。
拍素材花了大概兩三天時間,早晚騎車帶著相機在路上遊蕩,拍攝地點大概在北投八里附近,卡車頭原來是預拌混擰土車,中選的原因是新、乾淨、漂亮(後來才發覺邏輯是錯的,恐怖的失策)
電修交給合十製作的黃誠和佑佑負責,完工後拿去比賽得到時報的銅像獎,坦白說有點不滿意。
救星來了,出現兩次。第一次是Fish兄擔任評審回來後說,另一位評審-我的前老闆鼎鼎大名的油面先生跟他建議卡車要作些舊化。第二次是我去參加時報獎的頒獎典禮,油面碰到我又說了一次,目的是強化卡車長途奔波的滄桑與駕駛的疲累感,我們趕緊再去拍一些舊化的素材來合。
最後長這樣,改成英文去參加紐約廣告獎A了個銅獎回來,克拉克告訴我的時候已經離職在環島,接到簡訊時在正台東過夜,疲憊不堪卻輕鬆無比。
→1.AD提出初步想法,畫面在車內,但類似視覺有人做過。
→2.ACD建議改成車外,形成新視覺,隱隱覺得這套稿子有前途。
→3.ECD認可成案執行,指示改為正面,idea更清楚呈現。
→4.ECD再度指示改成卡車及夜晚,氣氛增強(危險的感覺),執行度也提高了。
→5.油面建議舊化讓藝術層次(看起來車和人都疲憊不堪)與完成度再提升到國際水平。
啓示0:千萬別放棄。通用於獨立建國 選舉 腳踏車 環島 做模型 把妹。
啓示1:多看看外國的好作品,除了提升創意品味還能避免撞稿。
啓示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卸下心防接受批評,多給高手ㄉㄧㄤ才能進步。
啓示3:見識大師風範,一方超越門戶之見給競爭對手不藏私的建議與另一方接受指導的胸襟。
特別提一下,油面遊明仁先生,我在Bates的ECD,現在是ADK廣告的創意大頭(職銜很長);Fish陳宣宇先生,我在靈智廣告的副總兼ECD,這兩個男人幾乎撐起了台灣廣告在國際上露臉的半邊天,很lucky的曾先後在他倆麾下工作,現在才有機會在這說嘴,容我在此向他們至上最高的敬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