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蓬萊仙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蓬萊仙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六年二班2019

距離上次見面竟然已過十年,十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有人鬼門關前轉一圈,有人婚姻差點觸礁,至親逝去,事業起伏,情海生波,一如電視上看到的尋常橋段,俗爛卻真實存在,儘管完美人生並不存在,大家依然要堅持開心的生活啊。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這是緣分啊。

這是緣分啊。 畢業典禮之後,很多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當時十二歲的我沒想過這件事,但...也不完全是這樣。
杜哲宇是我的堂哥,至少在他國二移民前我們還經常玩在一塊,也會在週末相招到現在已經是京站的建成國中找楊福榮和楊明達。廖學昌在格致同校不同班,不用說那三年還能常常遇見,除了教室走廊,還有在三十九號公車站牌。讀北投復興高中時,意外發現陳美如也來了,原來我們念私立初中都是白花錢。到了大學,在速食店打工和劉怡君成了同事,還和他的專科同班同學交往了一陣子。當兵在金門,我相信兩萬大軍裡一定有六年二班的其他同學,可惜沒遇到。
 除了同學同事的關係,還有幾位不知算不算不期而遇,像是去逛士林夜市就有很大的機會遇到陳志明,應該不只一次,但我已忘記有沒有相認打招呼。當兵前也曾在社子加油站碰到郭芬芳,當時幫老爸送完貨急著去上學。十多年前到竹圍看房時,我一眼認出房仲是鐘欽富,雖然頭髮比以前少了些。最神奇的事莫過於和徐柏鋒的重逢竟是在某位學者的臉書留言板,我們討論蓬萊的老校舍時發現彼此的存在,他居然能從幾行文字中認出我。還有,在光華商場附近捷運站和王耀興擦身而過的寒暄。而近幾年混跡北投,偶而在咖啡店遇見王悅容,希望沒打擾到她。還忘了誰呀?林聖的店只去交關一次不好意思說。
回想至此,我相信即使沒有臉書,還是能和許多同學在某個角落相逢,或許早在某年報稅時見過彭敏芳呢。 年紀漸長,剛發生的事記不住,過往的老事卻忘不了,同學們,既然大家有緣重聚,就來聊聊這三十年是怎麼過的吧,沒事丟張相片上來也可以,免得路上相撞沒認出來。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向芳英老師道別

捨不得的不只是親族晚輩們。

蓬萊現任的吳校長親自到場,看起來太年輕使得大家不認識他。

多年來只存在在奬狀上的蘇松林老校長和老友們。

陪阿媽長眠於圓山據說是她本人的決定,可以逛逛花博,回家看看也方便。

告別式上蔣碧雲老師哭得好傷心,我忙著答禮不能亂動,直到結束才能稍稍安慰她一下。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姑後七X七日

林芳英老師出山前一天,兄弟姊妹們為她辦了場法會,把之後花的、用的、住的東西先送去給她。

幾部經書念完花了一個早上時間,有人體力不支逃掉,我的位置像教室的第一排,必須給阿姑面子撐到下課;師父似乎很上道的跳過幾個章節,不然完整版恐怕要傍晚才能完成,倒是電子琴和鐘鼓鑼木魚的合奏在高亢處常讓我聽到很high,幾乎要跳起舞來。

功德牌系列家電,瓦斯桶也有,用光找誰叫啊?

芳英老師的小豪宅,傢具沒的挑選。

金童玉女與兩位總管,看久了也沒那麼陰森。

雙B到哪都是第一品牌,底盤內裝不馬乎,行照也準備好,天上要不要驗車?

芳英老師沒有小孩,兄弟的小孩們幾乎都不在台灣,於是由我這排序很後面的姪子榮任今日主祭官,不過以生前的熟稔程度,相信阿姑會欣然接受。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蓬萊國小裝置藝術

改建前的崇愛樓藏了幾件恐怕有三十年的裝置藝術,09年3月4日上午,尾隨兩位洪大師拍紀錄片時趁機拍下來。

讀書如老牛拖車,老牛明顯是腳踏車車架,輪筐蓋大概來自凱迪拉克或別克之類的美國車。

作者想在月考前幫小鬼們打打氣。

這個裕隆速利301輪筐的主題很難猜。

兒童三輪車輪做成的八卦臉。

這幾幅作品就擺在樓梯口默默陪著幾代的蓬萊小娃。

老師告訴我這幾件是某退休美術老師的作品,誰來告訴我哪位?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林芳英老師到天上跳舞去了

如果金氏世界紀錄有當小學老師最久這個項目,她極有可能勝出,不然至少是台北市的前幾名。在日本人剛走,國民政府忙著內戰的倉皇年代,這位靜修女中剛畢業的18歲小女生,越過現在的民生西路到蓬萊做她這輩子唯一的一份工作,一做47年,前也許有古人,後難有來者。
據說年輕時的林芳英非常kile,追求者盡是醫師教授之流,幾次戀愛都沒有結局,不知道和她喜歡抽煙打麻將有沒有關係。下了牌桌,她是位舞林高手,那時候流行的當然不是中山地下街的小鬼們陀螺般的街舞,大概是民族舞蹈或國標之類,有次到蓬萊遇到一位資深老師告訴我,林芳英是舞蹈比賽的常勝軍,跨學校的風雲人物,校長在外賓長官來訪時總喜歡把她搬出來當門面,許多台灣舞蹈界的前輩也和她有深厚交情。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燙著捲捲頭,穿著泰國花紋連身洋裝,說話夾雜國台日語,讓我有些敬畏的林老師。
因為林芳英老師的緣故,我們親戚這輩的小孩幾乎全送進蓬萊念書,我的不肖姐姐們經常跑去向她借剪刀借毛筆借體育服.....我倒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盡量不惹事免得被熱線告密,我猜想她心裡面有一本記下所有侄子們表現的筆記本,這可能是我小學時期唯一的壓力來源,或許這個筆記本根本不存在過,現在想想,即使存在,又如何。
在我也逐漸不年輕的這十幾年的前幾年,還可以在清明掃墓時和她聊上幾句,後來除了幾次的婚喪喜慶,越來越不容易見到她,我記得最後一次(或許是倒數第1 2次)遇到她是在雙連站附近的四海遊龍,她很熱情的招呼我一起吃,我忙著趕捷運匆匆離去,那是4 5年前我在達彼思被蹂躪的很慘的時候,這次聽說她住院,依舊是我被自己蹂躪的很慘的時候,想去打個招呼,慢了一步,忽然想起那天蒸餃的氣味。
我的姑姑,林芳英老師在7月30日早上,大約八點吧,悄悄的拎著舞鞋到天上跳舞去了,向我蓬萊的老友們報告。

右邊那位中國小姐就是,拍照時間完全不可考,1965左右。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蓬萊100年復刻板小帽

為了慶祝創校一百週年,蓬萊國小推出限量紀念帽,展示地點就在校園四周,來寧夏夜市就會看見。

男生版,頭要夠大才能戴。

女生版,和小丸子的差不多。

犀利爺想換帽子啦。

對面鬍鬚張也充滿興趣。

我可是標竿學校的標竿畢業生喔。

各方富貴校友請來競標,得標者除了把帽子帶回家,還可以把名字刻在石柱上。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有紅樓的運動會

某年級時的運動會,身上穿80年代體育服,比的是空罐踩高蹺接力賽,每個同學都要自己用空的鐵皮牛奶罐穿繩子製作。操場上方掛著彩旗,上面寫著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後方還有紅樓,牆上的藍底白字數字牌不知代表什麼。

我還認出後方右邊的楊武雄老師,他旁邊帶金屬眼鏡托著下吧的像是訓導主任,左方的地中海,難道是黃建封老師?而現在總忙於跑孫子運動會的老媽,似乎也藏在人群中。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蓬萊老照2張

校園老照片隨便一張都很珍貴。
Aming和他小時候死黨UK-KING走在紅樓的走廊上。UK-KING的父親曾在黑美人上過班,也許認識當年的王永慶和三娘呢!

這個蜂巢溜滑梯早已消失,玻璃纖維材質,是當年最新的遊樂設施,後面那面牆有小學生身高標準圖,不過是30年前的數據。
上面是Aming後來考上北一的同學,兩人從此日夜相隔。

感謝Aming提供蓬萊校園照片。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蓬萊兒童創刊號

我們的校刊在立校數十年後的1982年才創刊,幾乎是我快畢業的時候了。封面是羅仁徽同學的水彩畫,是我們那屆的小小畢卡索。

封面裡是單色印刷,孟校長還真是勤儉持校啊。

孟校長有提到古意盎然的紅樓,幾年後便被他老人家給拆了。

六年二班魷魚羹同學也有文章上榜。

這種光怪陸離的題目還滿有趣的,現在小朋友寫的可能是赫克力士甲蟲的自述、給哈利波特的一封信之類。

封底彩圖裡那些新穎的教室用了近30年,最近才拆掉。

所有校刊名稱都很沒創意,小學就是xx兒童,國中是oo少年,高中是△△青年,那些叫做中山中正的學校就撞成一堆啦,本人愚見,蓬萊兒童可以考慮改名為蓬萊仙山,相信校友們會樂於收藏。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酷斯拉狂噬崇愛樓

酷斯拉兄弟們這兩天開始無情的一口一口吃掉咱的崇愛樓,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灰飛煙滅。

好像啃暴米香

保力達廣告,老兄弟喝了很夠力喔!

還牽絲ㄌㄟ

不只一隻酷斯拉

看來沒人動我的講台

有點淡淡哀愁

阿篩還想和小朋友玩

外國老兄弟嘛福氣啦

酒足飯飽打嗝的酷斯拉

鬍鬚老露出銅筋鐵骨

向鬍鬚樓再說一聲再見

嗚呼,想不到本格的第50篇竟然是這樁草木含悲的事件。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是垃圾還是寶物

線報指出,老校舍開始清運廢棄物,翹班去看看有沒有東西可撿。

第一名當然是這個台子,不過看起來不算清運範圍之列。

課桌椅是一定要的,但是上面沒噴字,放棄。

整面牆和櫃子都很好,可惜拆不下來。

福利社應該很多東西,木頭講台機車載不動,罷了。

兵力部署圖攸關校園安全,落入日新或雙連國小手中麻煩就大了。

露鳥圖?!

鄉土教室應該有寶

世界地圖,蘇聯瓦解了沒?

看來要空手而返了

本人就是活的鄉土教材,就是它啦

回憶與情感比想像中還要多還要大,開一台連結車也載不完我要的東西,走出校園,瞬間從9歲膨脹成39,回去上班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