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士林紙廠

東北有三寶,立法院以前有三寶,士林也有三寶,士林三寶不是人,指的是士林的三塊大土地:新光紡織在基河路附近的舊廠區,士林電機在中山北路忠誠路口現在改建成SOGO的土地,另一個就是士林紙廠。因為土地範圍廣大又在精華地帶,股市炒一炒,市值以幾十億起跳。
接在士林電機的SOGO後,下一個要改建的就是士林紙廠,這廢墟應該不會留太久。

在捷運站對面的入口,幾個月前印海寺曾在這遭到逮捕殺檔案的命運,戒備森嚴,還是不要硬闖。

1918年日本人成立,前身為台灣製紙株式會社,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國營事業。

1954年,配合耕者有其田制度,台紙轉為民營,改名士林紙廠,直到1998年正式關廠。

早在70年代士林紙廠的生產重心就以慢慢移轉到桃園的永安紙廠。
這面牆可是鼎鼎大名的奇哩岸岩。

關廠的勞工權益與文化保存的議題又引起陣陣爭議。

勞工界醞釀在此成立勞動文化公園。

士紙則聲明在未來開發的購物商場裡,將有紙業博物館,會有煙囪、鍋爐、抄紙機等機具。
似乎像微風廣場內的黑松博物館。

勞動界則認為要有工人的角色與觀點在裡面才能呈現完整的勞動文化。

根據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說法,還是會有廠房留下,還會有公園及商業空間(文創園區、旅館、商場、辦公大樓、旅館式住宅等)。 

這些複雜的問題夠寫成幾本博士論文了。

印海寺說:管業主確認未來第一排最早期日治時代紅磚瓦的廠房會保存下來。

又是一件對市政府辦事能力的大考驗。

以前還有大煙囪呢,從很遠就可以看到,不知哪一天被偷偷地砍掉。

現在的基河路以前是基隆河道,另一邊又有北淡線火車,河運陸運都很方便。

搞了這麼久還沒正式動,顯示業主和政府和文化界、勞工界人士要喬到看法一致,很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