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87式偵察警戒車

這個年,除了看地震新聞與跑北門之外,終於把這擺了大半年的爛尾做個了結,它的實車製造商可是做挖土機的小松製作所。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不知不覺就搞定了

很重要說三次:不是忠孝橋引道,是北門高架橋橋橋!不是忠孝橋引道,是北門高架橋橋橋!不是忠孝橋引道,是北門高架橋橋橋! 是為了跨過底下的鐵路平交道道道!是為了跨過底下的鐵路平交道道道!是為了跨過底下的鐵路平交道道道!

原來灰狗還在在在!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積小醜為大醜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探討台灣跟日本比起來為甚麼這麼醜,這好像我多年來一直在苦惱為什麼作品出了國門幾乎老是摃龜,到底是主題、概念、創意、還是表現技巧、執行技術上哪個部分出了問題,到後來我不得不承認:所有環節都技不如人,都有缺陷,都是問題。
告訴你吧,台灣的街道到底醜在哪裡?我說,眼睛所見的事物全都很醜,招牌只是小部分,建築物造型醜、號誌醜、公車醜、廣告醜、計程車顏色醜、行人衣著髮型通通不行,除了醜,還有亂還有髒,配色排列等涉及協調性等更深奧的層次就不必多費唇舌了。
那稿子要怎麼變好變強呢?每個大方向小細節都講究自然就提升了,除了花錢花時間,最關鍵的部分是要所要人都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才行。
公共建築也是活古蹟
協調的建築物顏色
規規矩矩的字體字型編排,只用黑白灰,其實只有用到一色
每一幅廣告都是漂亮的作品,組在一起也不覺得難看
沒有室外機與鐵窗、大樓名稱與建設公司的建築外觀
一堆看板指標還是以白色為底,黑色文字與單色符號
路上白色或銀色的貨車很多,台灣車廠就喜歡藍色貼上彩繪貼紙
招牌沒規定外觀形式,顯然有限制橫向外擴。
一樣看不到鐵窗與冷氣,斑馬線與柏油路都完整如新
低調的M logo,有顏色的很小,超大的就只有外筐
單純就很好看,方形白底黑字,少字
日本沒有在賣鐵皮建材跟外凸的窗台吧。

政見、黨派、個人資料編排條理分明,文字只用一種顏色,服裝和文字同色系。
網路上抓的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北門斷橋與三井倉庫

小學時最喜歡搭沒有前懸的Benz2號公車,反方向到台北車站等乘客都下車後鑽到右前方司機旁的座位,欣賞公車爬上北門路橋下方的鐵路風光,享受像是雲霄飛車衝下延平北路的刺激快感。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台北下雪紀念日

J國果然先進,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都下雪了,想不到此生可以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