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4日,最後一批待命解編人員,也就是我們這些業務文書在這天歸建到新單位,我的新家是駐地在金門本島西南角燕南山的步五營。這個營區熟的很,是以前474旅的旅部連所在地,七八九營文書們經常洽公的地方。至於為什麼八九營消失後會由步五營從小金跨海來守,又這麼剛好我改編到五營繼續留在金門本島?背後當然有些小故事:
烈嶼師不在烈嶼的七八九營:
158烈嶼師很怪的有幾個單位沒在烈嶼,工兵營營部在金門本島山外附近(毫無地緣關係),七營在大二膽,八九營守金門本島西南角,至少和烈嶼在同區域,但是打仗時(官方用語叫作戰管制)又歸金西師管,所以我們下基地和金西師輪流。
十年兵力精簡案:
1990年代的(金門)陸軍呈現一種組織龐大卻兵力不足的奇特狀態,我們一個步兵連幾乎只有四五十人,1993年左右上頭終於想通實施十年兵力精簡案,一個師九個步兵營砍掉三個把人分到其他的營補人,我們守大金門的八九營中標被砍,七營據說改為基幹營,有幹部沒士兵,負責後備訓練之類任務。
姦殺營:
1993年11月10日下午四點,小金門卓環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林X芳遭姦殺棄屍在西宅,烈嶼師上自師長下到新兵都是疑犯,後來破案,殺人兇手正是步五營營部連下士陳X峰(執行槍斃後我還出公差去抬他的屍體),這件案子當時鬧的很大,步五營成了國軍之恥被小金鄉親譏為姦殺營,人人喊打,在地方上無法立足,正好調到大金門避風頭。
參一的特權:
敝人擔任參一文書近一年,吃香喝辣沒有,被連長臭幹罰蹲倒是家常便飯,更別說有什麼特別待遇,這次解編逮到機會,用換人頭的方式把自己換到步五營,因為我愛金城也愛山外。
基於以上原因,歸建後我還是得搭船回大金門到燕南山報到,到新單位我不擔心,一是梯次已老,其二是哥們營參一義偉比我早來半個月,看起來他已經打點好一切。
燕南山營區被金門縣政府要回去保留,打算成立某種文化園區。

塗的波亮的大門哨。

連長室?

連部組還是二級廠辦公室?

坑道口的防護圍牆。

屆退老兵特喜歡在上面接他們退伍的船。

裡面坑道我也很少進去,記得有防火防毒門,顯然是高檔營區才有的配備。

連集合場現在是居民堆東西的地方。

伙房。

我和政戰士的寢室,是474旅時代的小型福利站。全營區最佳套房,緊臨連集合場,聽到哨聲再起床也來得及,門口還有公共電話,整晚聽阿兵哥情話綿綿。

廁所離我也不算遠。

後來新蓋的營房,一度被當成中山室使用。

側門衛哨,經常處在放空狀態,外人要進來很容易。

在步五營營部連生活沒多久,便深深感受到這部隊不出亂子才有鬼,菜鳥沒規矩老兵懶散士官客氣,姦殺案後接任的正期班連長和碩士預官輔導長都是走老好人路線,和在八營營部連比起來,這個連像是個戰鬥營,我在這裡一直待到退伍,除了中間去受訓兩次以外都沒再搬家。